一 个 有 温 度 的 公 众 号
x
关注家庭 关心女性 关爱儿童
和满京城 奋进九州
又是一年端午时,情浓粽飘香,
端午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,
你又了解多少呢?
顺义区公益童书馆“志愿妈妈”团队
为大家讲述端午传统文化
端午节缘何吃粽子
古代粽子又叫角黍、筒粽。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,内包有糯米而得名;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。 魏晋时期,周处所撰的《风土记》中记载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。”南朝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中,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,楚国人民哀悼他,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。 到了唐宋时代,粽子四季出现于市场。长安有专门制作粽子的店,技艺相当高。当时粽子馅已有多种果仁,味道比只有黍米好多了。 到了宋代,就有“艾香粽子”,艾叶浸米裹成。陆游的“盘中共解青菰粽,哀甚将簪艾一枝”指的就是“艾香粽子”。 明弘治年间,就用芦叶裹粽子,粽馅更多了,有蜜糖、豆沙、猪肉、松仁、枣子、胡桃等等。到了清乾隆年间,林兰痴《邗江三首吟》中有“火腿粽子”一条,这种粽子流传至今。 粽子与正月的元宵、中秋的月饼一起,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。
公益童书馆简介
顺义公益童书馆由北京市妇联、顺义区妇联共同创办,由顺义区家庭教育协会负责日常运营,由顺义区教委、顺义区少年宫提供活动场地,于2016年3月11日开馆,运营模式为1个主馆加N个分馆,童书馆的特点体现在“公益”两个字上,让孩子们可以免费读到好书、新书。童书馆现有藏书12000余册,小读者2000余人,志愿妈妈团队30余人,创建绘本剧团一个,童书馆主馆及分馆常年开展公益绘本艺术课,同时开展大型主题活动,丰富儿童阅读的世界,2020年,童书馆在家庭教育协会的努力下, 被评为“全国家庭亲子阅读基地”!
防疫期间,公益童书馆“闭馆不闭声”,通过开设网络故事会、推荐儿童居家阅读书单等方式,充实广大少年儿童居家防疫生活。
您看此文已用时· ,转发只需1秒呦~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